剖析中国产业互联网:合作大于竞争 难以形成垄断型超级大平台
目前,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0%。
而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中,产业互联网生态是其保持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一环。近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发布了《中国产业互联网生态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产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为产业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根基。
根据测算,2018年-2021年,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实际增加值逐年上升,分别达到1.818万亿元、1.999万亿元、2.120万亿元、2.397万亿元;2019-2021年,产业互联网对GDP增长率的拉动率分别为0.22%、0.14%、0.30%。
在此基础上,报告认为,在基准情形下,产业互联网在2035年会占整个中国GDP的21%左右。
这一估算结果说明,数字技术提升后的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也凸显了数字经济将在未来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源泉,同时对就业也是正向冲击,会带来职能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生态体系竞争成为制高点
当前,全球产业互联网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并呈现出北美、欧洲、亚太三足鼎立的局面。报告指出,尽管中国已经形成全球较大的单一产业互联网市场,但产业互联网生态仍处于发展初期。中国产业互联网生态在部分数字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底层以及运营技术上还存在很大的短板。
报告分析称,中国产业互联网生态的竞争格局体现在laaS、PaaS和SaaS层面的技术竞争上。其中,技术层竞争主要体现在硬件(芯片等)、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云计算、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平台层竞争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等领域;边缘层竞争主要体现在边缘计算、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层竞争主要体现在工业SaaS和个性化定制等领域。
随着产业链垂直整合日益加速,生态体系竞争正成为产业互联网领域竞争的制高点。主要表现为由单纯的产品和技术体系架构的竞争演变为生态体系的竞争,各产业互联网也开始构筑“硬-软-云-网-边”的垂直一体化生态体系。
而依托于核心企业的不同优势能力,目前国内的产业互联网生态形成了不同的演化路径和类型。
以华为、海尔、腾讯为例,分别是从连接计算、制造、软件等不同的角度切入来建立不同范式的产业互联网。
比如华为在连接和计算层面积累了较强的数字技术优势,可以沿着数字技术维度赋能相关的产业互联网生态;海尔在制造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对制造领域产业互联网的赋能升级;腾讯在消费互联网深耕多年,有很强的软件技术,擅长利用相关IT技术进行各类商业模式的创新,并能基于消费场景向行业背后的生产场景进行渗透。
合作大于竞争
基于对产业互联网生态的解构和剖析,报告提出,产业互联网的合作会大于竞争,难以形成垄断型的超级大平台。
这是因为产业互联网生态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不同类型的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培育产业互联网生态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无论是全球的产业互联网格局,还是国内的产业互联网格局,都没有一家企业具备打通所有产业的能力。
正因如此,积极探索海外市场,也将是中国产业互联网生态保持生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报告指出,在很多场景,生态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国际竞争,而是国际合作。
通过产业互联网生态的出海,一方面可以找到海外合作伙伴,打入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海外合作伙伴汲取自身产业互联网生态所欠缺的能力,更好地丰富产业互联网生态的发展,从而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从这两方面来看,与传统产业相比,产业互联网生态的出海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产业互联网生态出海的策略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整体复制型出海;第二是局部引导型出海;第三是跟随政府型出海。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表示,目前产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应用场景的挑战,二是数据的挑战,三是系统性的挑战。
三个方面的挑战决定了产业互联网平台不可能像互联网那样爆发式的增长和发展,不太可能形成广泛的、共性的所谓大平台和万物互联的产业生态,而是需要一个沉淀、积累、摸索和探索的过程,需要逐个行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这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真正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因此,单志广认为,产业互联网一定是连接上下游或者具备高度关联性的产业生态,尽管生态规模和体量有限,但是具备更加专精特新的属性和更大的产业链价值,未来将代表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戎珂则表示,健康的产业互联网生态不仅有助于产业价值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实现业务的拓展,也能帮助传统产业中处于弱势的企业、创业者根据自身优势及其互补能力创造出更多价值。
因此,核心企业需要更多关注整个生态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共创,在追求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同步解决整体产业生态体系、人才体系及社会责任等诸多问题。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