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创业路线图(173)Salesforce大会体感及思考:AI的发展将扩大中美SaaS产品&生态差距
【请点开本号↑↑↑ 并加“星标”,以免错过新文章推送】
昨天,为期3天的Dreamforce大会结束。这是SaaS开山鼻祖Salesforce(下文简称SF)的年度盛会,从2003年开始举办。
这次活动有4万人参加,规模比上周结束的的SaaStr大会更大(后者为1.25万人)。参与人员也不同,SaaStr是SaaS行业从业者及投资人的大聚会。而Dreamforce是SF公司客户大会、合作伙伴及开发者大会,也是员工与客户联欢的大Party。
一、Dreamforce今年主题:AI
今年的大会只有一个主题:AI。
开始我还有点诧异——1500+个演讲/活动,大约有1/4的标题就包括AI,大部分Session的内容都涉及AI。
站台上也是如此,包括合作伙伴的展台也都大谈AI。
那么AI在SaaS产品上的运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在演讲及产品站台上,我看了50+各产品Demo. 在Sales Could、Service Cloud及合作伙伴的产品里,右侧边栏经常出现:Einstein(SF的AI平台,基于GPT等大语言模型)对商机线索或客户使用情况的打分、对下一步的行动建议(一般是几个选项)、更自动化的客户邮件/短信模版......
至于目前有多大应用价值?我们与SF的几位产品总监、产品经理私下交流,他们也不认为马上就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但他们也都强调,AI是趋势性的。
在很多场演讲里,我看到PPT里都是讲xxx功能讲在2024冬季推出,或者更晚。
我还注意到,所有关于AI的演讲,无论是SF或合作伙伴的PPT里都提到Trust AI。开始我以为只是心理上的“相信”,还和同行的朋友一起将其嘲笑了一番。
后来与Asana(SF的合作伙伴)的产品市场经理(PMM)交流才理解,这是“可相信”的意思—— GPT3~4这一代AI对于toB应用来说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上的问题,而SF说的“Trust”来自用更准确的数据以及将数据进行分类投喂。(基于我这个非AI技术人员的理解)。
我们想象一个场景:以前SaaS是帮企业存储数据,以便统计,让用户自己做分析;将来则由AI来分析数据,指导员工的工作。这是将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这次大会上,我大约看了50个Demo(产品演示),毕竟自己也做过12年产品开发,我的判断是:目前确实只是趋势的开始,但2~3年后AI将大幅度提升SaaS产品的使用效率。
我还全程旁听了一个AI SDR(销售开发代表)打电话给身边同行者的全过程,回答和交流非常丝滑,除了延迟1s没有其它不爽的地方。而那1秒是可以大幅改进的。
正巧昨天还接到一个美团的机器人提醒我还款的电话,作为国内大厂技术应该有代表性,但3个交互后就发现答非所问了。
应用层已经开始有明显差距。
二、AI焦虑及SaaS企业的应对
我不打算传递焦虑,只希望能够就目前的局势做一些探讨。
中国SaaS本来就比硅谷要落后十几年,加上AI这一轮,落后时长会大幅增加。
我们推导一下:
① 中国LLM(大语言模型)目前远落后于美国,而LLM未来由于有自升级的能力,加上GPU供给的限制,这个差距还可能会逐步加大。(目前很多评测还是有点像当年芯片厂商跑Benchmark的竞争,测评结果优秀并不意味着真实水平高。)
② 从Salesforce等硅谷SaaS公司全面拥抱AI的架势上看,也从我们的参会体感及产品体验推导,美国SaaS产品将得到AI赋能并大幅度升级。虽然目前更多的还是强调AI辅助人工、以人为中心,且2年内未必见成效,但3~5年后必然大幅改善大部分领域的工作效率,并不断扩大影响范围。
③ 过去硅谷SaaS给我的体感主要还是在帮助提升管理效率(这正是美国SaaS难以copy to China的原因,详见文末另一篇文章)。但随着AI赋能,SaaS能提升的内容将越来越涉及业务领域。比如,缩短新员工的训练周期、人员的专业分工会更细密、客户服务效率将成倍提升,营销及销售效率也将大幅提升;还有制造、物流、分销、零售、科研等众多领域,随着AI-Based-SaaS成熟,人的生产效率还将大幅提升。
④ 加上机器人与AI的结合,目前很多人力密集型产业,会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这个过程可能会在AI-Based-SaaS成熟后,在10~20年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届时,在今天不受政府重视的SaaS及信息化领域,会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大短板。
⑤ 我们用动态的视角看待此事:美国的AI-Based-SaaS产品难以进口使用,中国的制造等行业又在实质上由于缺少进口该类产品的可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把公司外迁(仍然不能避免被列入实体名单的可能),要么只能指望中国SaaS的崛起。
⑥ 反推中国SaaS未来几年的格局:
A、由于当前投资的萎缩,历史上1600+亿人民币(即260亿美元)的SaaS投资沉淀出来各个领域的SaaS产品,2、3年之内就会决出胜负:每个细分赛道上都会出现只剩下2~3名top选手,而且头部集中效应明显(包括可能出现很多兼并案)。
B、政府逐渐重视AI及SaaS,与通信设备等制造行业已经进入无人区的状况不同,SaaS领域在未来十年仍处于后发优势:通过学习西方SaaS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本土客户需求不断演进。
C、得益于马太效应,也得益于政府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每个赛道的头部SaaS企业将会熬出来(类比万得资讯和帆软),成为有规模且挣钱的公司。
这个过程中,会有多次AI及其它技术的大升级。但还是那句话,“商业逻辑大于技术逻辑”。技术的升级只是给SaaS实现的场景和业务赋能,头部SaaS公司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就如我这次在Salesforce大会上看到的:11000个合作伙伴,大量PaaS平台带来的相关收入,品牌和生态都展现出巨大的规模效应。
三、当下的应对
由此我也推断出给当前每家SaaS企业的建议:
① 活下来:当下不能指望政策红利,我们必须等到制造业出现明显落后于西方的征兆后,才会得到政策方面的绝对重视。我们能做的是管理好现金流,实现长期现金流安全。
② 踏实解决客户的业务问题,积极参与所处行业/领域的数字化改造。《三体》中,三体人压制了地球人科学理论的进步,但地球人仍然能够制造出庞大的舰队。SaaS有没有最先进的AI赋能,都能够解决客户业务的问题。
③ 抱团、生态。
④ 推动政策支持。
后两点不言而喻,不再赘述。
以上是一周在硅谷参会、与当地SaaS从业者交流的思想总结;还不成熟,欢迎在文末留言探讨。
【相关文章】
SaaS创业路线图(172)用连接思维为中国SaaS打开天花板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吴昊,SaaS领域的知识沉淀者,创业顾问,《SaaS创业路线图》作者。
【请点开本号并加“星标”,以免错过新文章推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SaaS白夜行